書名:小象森林
原譯書名:The elephant and the tree
作者:李金苹
繪者:李金苹
譯者:郭雪貞
出版日期:2009年9月3日
ISBN:978-986-189-173-6
閱讀年齡:4~6歲親子共讀,6歲以上自己閱讀
出版者:格林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故事從小象和小樹的童年友誼說起。全書用黑色底色,前半部配以近乎螢光的青綠色幼線條作畫,描述小象和小樹兩位要好朋友自由自在的生活。插畫的圖像很簡單,畫風淳樸,像兒童的畫,雖然沒有著色,但這份親切感,會令小讀者容易接受。小象不能自己搔癢,要在小樹身上磨蹭;小樹無法行走,就由小象給他講一天的遊歷。當大樹長高了,就由大樹講故事給小象聽。讀到這裡,小讀者會感受到小象和小樹的快樂童年是互相倚靠、互相幫助的,這點也是4-6歲小朋友正需要學習的交友經驗。

直到有一天,人類要破壞森林了,大樹走不動,就對大象說:「我的朋友,快逃!」可是大象不肯走,圖畫所見大象用鼻子緊繞著大樹的樹幹不放,小讀者也會看得懂大象是多麼不願離開大樹。一聲槍聲後,全部用了白色的字,粗暴的白色線條,代表著人類的侵犯,人類想盡辦法控制森林,使動植物沒有能力反抗。大象被捕,大樹被砍作做椅子,「一個被綁著,一個被拴著」小樹正好被綁在大象的背上,大象也被重重的鐵鍊鎖著,被牢牢的禁錮在籠中,畫面用了白色厚厚的筆足作為鎖鍊及粗繩,足以牽動讀者情緒,烘托出故事令人心痛的氣氛,是情感教育的一個好機會。

書中文句流暢、優美、情節連貫,文字淺易,易於理解,句子的排列有橫有豎、有彎有曲,像畫也像詩,很適合朗讀。

作者用了很簡單的線條和顏色,就能明明白白地傳達出人類沒有好好對待和人類一樣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是一個很好的提醒。有人會質疑,這個故事太過悲傷,亦和現實繁榮的社會建設有很大的衝突。其實4歲幼兒已經對人與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有興趣,5歲後開始對這個問題有疑惑,在成人的引導下,他們可以看到人類的生存如何影響著周遭環境,兒童也希望自己能真正成為社會的一分子,認真的去思考。這本書難得的地方,就是能夠指出這一點矛盾—雖然砍樹的人不是我,但我有使用木製的家俱;我沒有去摧毀森林,趕走動物,但我卻住在牠們原本的土地上。這一份難以解釋的關係,正好喚起大家對生態及資源的關注,所以,無論成人或小孩,都應該來一起閱讀這本書,勇敢面對這個問題。我相信聰明的家長及老師,一定會與孩子好好討論,讓孩子對動植物多存一點友善的心思,探討多一些人與環境相互依存的好方法。

分類:自然與科學
標籤:環保生態、社交

購書可到合作商家  (http://good4kids.expert)


創用 CC 授權條款
本著作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禁止改作 4.0 國際 授權條款授權.
註:文末之推廣標示屬文章之一部分,轉載者不得刪除有關部分,否則視為違反本授權.